Sunday, May 1, 2016

麦克白 MACBETH

Useful Link(s): 
  • Original Facebook Post: Post Link (23rd February 2016)
(Photo Source: 众观)

一部好戏的力量在于它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改变某人的思维,让他从此改变他对某某人事物的看法。许多剧作家都有引导观众突破自己思维的独特方法。有些戏能让你在瞬间灵动、流泪、感怀、回忆。有些戏让你看了咬牙切齿,恨不得马上离开剧院。但在优劣之间要如何取舍什么是好戏,什么又不是?对于这个我本身也觉得很难界定。有些人觉得《爸妈不在家》是完美的,但又有些人觉得越看越有瑕疵。有些人觉得《钱不够用》俗不可耐,但又有些人觉得它能抓住眼球,通俗易懂。

最近看了华艺节的表演之一《麦克白》。看完之后第一个反应:为什么那么辛苦地腾出时间来看一个那么烂的戏?

这是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的戏,但是除了保留莎翁的对白,所有剧场表现形式都似乎脱离了原著。其实这是我能够理解的,毕竟现代人与旧作的共鸣不多。通过改写赋予文本新生命是必要的。剧里采用了一堆荒谬和参差不齐的手法来呈现经典。从开始的十几分钟,坐在观众席的我就开始感到不安。剧里偶尔严肃、偶尔夸张、偶尔悲壮、偶尔可笑,最后还开了枪,让人很难集中精神观察台上的一切。怎么中途洒水的情节处理得那么笨拙?演员还必须在漆黑一片中狼狈地抹干地板。尽管听某某人说抹地的动作具有节奏感,似乎有特别意义,我还是觉得这些安排都相当怪异,可笑。习惯坐在前排的我,也清楚看见西洋演员坐在椅子上观戏时的尴尬表情。怎么演员本身都好像不怎么相信这个作品似的。

看戏时所感受到的“不安”当然可以被解读为“布莱希特的疏离效果”,因为史诗剧场就是要这样荒谬。除此之外,我们当然还可以套用其它的理论,但是我们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决定:这部戏是纯粹的“烂”?我们要拿出什么证据才能裁定一部戏只是在滥用一些剧场呈现手法?一部戏又要如何确保在“抽离”的同时,观众是在进行思考,而不是对戏感到单纯的厌恶。导演是否应该能够预测观众的反应,并且加以引导,确保在100分钟后,观众的思维确实是改变了,而不是被封锁起来。如果观众在看戏的过程中,开始感到厌恶,不想保持开放的态度,戏是否还算完整?

这是我看完戏之后,最初的想法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